《孟子》是古代十三经的最后一部,不但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还是古代 四书中最有文学 价值的一部,对后世散文影响至深,其关于个人修养与古诗理解的一些看法,对后世的文学 批评也建功甚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属语录体散文集。《孟子》共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在《孟子》一书中,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孟子的政治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并把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这一学说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以德服人,实行王道,反对以力服人,实行霸道;对臣民应减轻刑罚与赋税,发展农业生产:对百姓应施行道德教化,使他们人人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分为《修身篇》、《任事篇》、《为学篇》、《民本篇》、《仁政篇》、《处世篇》,共40讲
第01讲 《孟子》【修身篇】王何必曰利
第02讲 《孟子》【修身篇】仁者无敌
第03讲 《孟子》【修身篇】居移气,养移体
第04讲 《孟子》【修身篇】存其心,养其性
第05讲 《孟子》【修身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第06讲 《孟子》【修身篇】舍生而取义
第07讲 《孟子》【修身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第08讲 《孟子》【修身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第09讲 《孟子》【修身篇】此之谓大丈夫
第10讲 《孟子》【修身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第11讲 《孟子》【任事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第12讲《孟子》【任事篇】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第13讲《孟子》【任事篇】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第14讲《孟子》【任事篇】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第15讲《孟子》【任事篇】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第16讲《孟子》【任事篇】观于海者难为水
第17讲《孟子》【任事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第18讲《孟子》【任事篇】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第19讲《孟子》【任事篇】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第20讲《孟子》【任事篇】有过则谏
第21讲《孟子》【为学篇】君子之所以教
第22讲《孟子》【为学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第23讲《孟子》【为学篇】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第24讲《孟子》【为学篇】中养不中,才养不才
第25讲《孟子》【为学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第26讲《孟子》【民本篇】民事不可缓也
第27讲《孟子》【民本篇】民为贵
第28讲《孟子》【民本篇】得其民者得天下
第29讲《孟子》【民本篇】乐民之乐者
第30讲《孟子》【民本篇】民可使富也
第31讲《孟子》【仁政篇】惠而不知为政
第32讲《孟子》【仁政篇】惟仁者宜在高位
第33讲《孟子》【仁政篇】家之本在身
第34讲《孟子》【仁政篇】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第35讲《孟子》【仁政篇】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第36讲《孟子》【处世篇】得道者多助
第37讲《孟子》【处世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38讲《孟子》【处世篇】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第39讲《孟子》【处世篇】爱人者人恒爱之
第40讲《孟子》【处世篇】不挟长,不挟贵
本文章内容 联系博主 免费获取【备注:需求的文章标题】